服务热线
060-441276030
教育综合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将所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
)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理想国》 B.《学记》 C.《大学》 D.《论演说家的教育》 谜底:D剖析: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2.在欧洲文艺再起前,作为教育内容的“三艺”是指( )。A.文法、修辞、辩证法 B.文法、几何、天文 C.算术、几何、修辞 D.几何、天文、音乐 谜底:A剖析:欧洲文艺再起前,西方教会学校中的教育内容包罗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指的即是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3.影响教育生长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谜底:A剖析:生产力水平决议教育的规模和速度。<p>4.以下著名的心理学结果,( )不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
</p>A.认知舆图 B.内化学说 C.最近生长区 D.高级心理性能 谜底:A剖析:认知舆图是托尔曼提出的。5.根据学习举行的方式,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 )。A.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 B.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D.发现学习、机械学习 谜底:C剖析: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有两类,一类是根据学习举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6.下列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A.课堂小考试 B.入学摸底考试 C.查阅入学前结果 D.期末考试 谜底:A剖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历程中为革新和完善教学运动而举行的对学生学习历程及效果的评价,课堂小考试属于形成性评价。7.教师在写板书时,只管要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纪律是( )。
A.强度律 B.运动律 C.差异律 D.组合律 谜底:C剖析:差异律是针对感知工具与它的配景的差异而言的。通常视察工具与配景的差异越大,工具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通常工具与配景的差异越小,工具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在黑板上写白字运用的就是差异律。
8.一般认为心理学的降生之年是( )。A.1864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谜底:B剖析: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降生。
9.有些学生习习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气写的比力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 )理论。A.场独立 B.场依存 C.信息的即时加工 D.信息的同时加工 谜底:B剖析: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置惩罚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有些学生习习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气写的比力整齐,这体现出学生对于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属于场依存。10.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罗的四个阶段中,( )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形成的。
A.确定课程目的 B.选择课程内容 C.组织课程内容 D.评价课程 谜底:A剖析: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罗确定目的、选择履历、组织履历和评价效果,其中确定目的是最关键的一步。11.今世德育理论中盛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职位的教育学说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情景模式 谜底:A剖析:今世教育理论中盛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职位的德育学说是认知模式,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尔伯格。
12.教学和教育是( )的关系。A.普遍和特殊 B.个体和一般 C.整体和部门 D.部门与整体 谜底:D剖析:教学与教育是部门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罗教学,教学是学校举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运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举行教育。
13.“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属于皮亚杰儿童道德生长阶段论中的( )阶段。A.前道德 B.他律道德 C.自律或互助道德 D.公正道德 谜底:C剖析:自律阶段,又称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的思维生长进入详细运算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
他们到达了基于遵重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一定水平的自律。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朴地听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下令看作是应该绝对听从的或不行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凭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根据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14.如果一小我私家的人格和他饰演的角色纷歧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谜底:B剖析:角色冲突是当一小我私家饰演一个角色或同时饰演几个差别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15.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谜底:C剖析: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工具上的连续时间,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疏散,又可称“分心”。16.“东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模范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定法 谜底:B剖析:教师使用高尚的情感、优美的事物和优美的情况熏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举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罗:人格作用、情况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属于陶冶教育法。17.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的影象术是( )。A.位置影象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谜底:C剖析:位置影象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建立一幅熟悉的场景,先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门路,再在这条门路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最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门路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
回忆时,按这条门路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观点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视觉想象就是要通过心理想象来资助人们对联系的影象。如前述位置影象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视觉想象法,使用了心理表象。
缩简法,是将识记质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或字母,然后形成一个缩写词或者一个句子,酿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从而将质料与已往履历联系起来。1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覆的分12个馒头的盘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牢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谜底:C剖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明白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息争决问题,到达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案例中老师使用了学生生活中“分馒头”的实际生活履历作为其学习理论知识(数字除法)的配景,属于理论联系实际。
19.下列不属于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效的是(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生长 B.教育造就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C.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实生长,形成人的奇特性 D.教育开发人的缔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谜底:B剖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效,教育的这种功效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生长,造就个体的主体性;二是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生长,形成个体的奇特性;三是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缔造性。20.早晨或晚上时间充实被使用举行学习,其影象效果往往优于白昼,这是由于白昼易受( )滋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谜底:D剖析:本题考察的詹金斯的遗忘滋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滋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短时影象的遗忘主要是滋扰的作用。其中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质料对后学习的质料的回忆或再认发生的滋扰。
倒摄抑制指:厥后学习的质料对先前学习的质料的回忆或再认发生的滋扰。早上学习只受到了白昼学习的倒摄抑制,晚上只学习受到白昼学习的前摄抑制,而白昼学习受到早上晚上双重抑制。
21.格赛尔有关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晰( )因素对人的生长有关键影响。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教育 D.情况 谜底:B剖析:格赛尔看法:成熟机制对人的生长起决议作用。22.表示教学法强调( )。
A.使用情况的表示信息,使上课如同游戏、演出 B.教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学习效果 C.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用纲要信息图式标示出来 D.通过团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谜底:A剖析:表示教学法就是要使学生感应学习的每分钟都是在享受,课堂的气氛始终充满了兴趣、欢快、轻松和舒适。因此,遵循快乐而不紧张的教学原则,教师就应在教学历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种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引发学生努力的情绪,资助学生建设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3.诱导学习念头→领会新课本→牢固知识→检查,这一教学模式是( )。A.通报接受模式 B.自学领导模式 C.发现学习模式 D.问题教学模式 谜底:A剖析:通报接受模式由教师直接控制着课堂教学历程,根据学生认识运动的纪律来计划,通过教师的教授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由感知到明白,到达领会;然后再组织学生训练,牢固运用所学的内容;最后检查或组织学生自我检查学习的效果。24.能够盘算概率问题的学生属于认知生长的哪个阶段?( )A.前运算阶段 B.行动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详细运算阶段 谜底:C剖析:概率问题盘算需要举行逻辑、判断和推理,具备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25.班杜拉认为,行为的效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下列不属于他的强化看法的是( )。A.替代性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效果强化 谜底:D剖析:班杜拉凭据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三种强化看法,划分是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6.某学生既想到场英语演讲角逐,磨炼自己,又担忧讲欠好,别人会讽刺自己。
这对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谜底:C剖析:趋避冲突是指同一个目的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挤力从而引起的冲突。27.知道他是山东人,人们连忙会推测到他酒量的效应是( )。A.归纳 B.定势 C.功效固着 D.光环效应 谜底:B剖析: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念头加以归纳综合,把归纳综合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小我私家,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称之为社会刻板印象,也是定势的一种体现。
2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称为( )A.认知结构说 B.关系转换说 C.履历类化说 D.相同要素说 谜底:C剖析:贾德是履历类化说(归纳综合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已有履历举行归纳综合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景的迁移。29.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配合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谜底:A剖析: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运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运动。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拟。
两者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0.班主任相识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谈话法 B.观察法 C.视察法 D.问卷 谜底:C剖析:视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举行相识和研究的方法。视察法是班主任事情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31.短时影象的容量是( )个组块。A.5—7 B.7—9 C.7 D.5—9 谜底:D剖析:短时影象的容量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32.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泉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吉尔福特 C.奥尔波特 D.斯普兰格 谜底:A剖析: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孝敬在于提出了泉源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泉源特质,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理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33.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门,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的计谋是( )。
A.结构化计谋 B.问题化计谋 C.形式型计谋 D.方法型计谋 谜底:A剖析:结构化计谋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门,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34.教学的教育性纪律是指( )。
A.掌握知识与生长智力相统一的纪律 B.知、情、意相统一的纪律 C.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职位相统一的纪律 D.间接履历与直接履历相联合的纪律 谜底:B剖析:教学的教育性纪律是凭据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提出的,是指教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纪律,又称知、情、意统一纪律。35.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事阶段,主张举行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生长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皮亚杰 D.苏格拉底 谜底:A剖析: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事阶段,主张举行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生长。
36.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这些看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谜底:A剖析:苏格拉底、孔子、《学记》都提倡教师不应该直接向学生出现知识,应该通过启发调动学生的努力主动性。量力性原则是指适合学生的生长水平。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个体差异。37.良好班团体形成的标志( )。A.有明确的奋斗目的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向导焦点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及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谜底:C剖析: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团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3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映出师生关系应具备的特点是(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密切融合 谜底:C剖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能力可以凌驾他的老师,对教师教学历程的启示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习的职位不是牢固稳定的,而是可以相互罗致。39.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
A.掌握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互助学习 谜底:B剖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自己出现的一种引导性质料,它要比学习任务自己有较高的抽象、归纳综合和综合水平,而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看法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出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质料。40.教科书中的训练题多属于( )。
A.认知性 B.无结构 C.缔造性 D.有结构 谜底:D剖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种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1)有结构的问题。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到达的目的都很是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谜底的问题。(2)无结构的问题。
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到达的目的都比力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种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41.20世纪50年月,美国教育家建立了一种把买办上课、小班讨论和小我私家独立研究联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A.文纳特卡制 B.个体教学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谜底:D剖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月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把买办上课、小班研究和个体教学三种教学形式联合起来。42.“带着手表找手表”,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感受性 B.感受适应 C.感受后像 D.感受对比 谜底:B剖析:皮肤对手表发生的压觉适应后,人们不能敏锐地感应手表的重量,因此泛起了“戴着手表找表”的现象。43.依据《国家中恒久教育革新与生长计划纲要(2010-2020)》,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平衡生长,要实行( )。
A.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B.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D.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谜底:A剖析:<p>《国家中恒久教育革新和生长计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部门第四章第九条中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平衡生长。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故选A。</p>4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划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 )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到场民主治理和监视。
A.教务委员会 B.学校董事会 C.教职工代表大会 D.教育工会 谜底:C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划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划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到场民主治理和监视”。45.“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晰(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自然地理因素 C.早期童年履历 D.家庭情况 谜底:C剖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属于早期童年履历的领域。46.对法式教学孝敬最大的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鲁姆 D.加涅 谜底:A剖析:法式教学是个体化教学的典型代表。
所谓法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质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摆设的质料)的个体化教学方法。其首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械的发现人普莱西,但对法式教学孝敬最大的却是斯金纳。47.举一反三体现了( )。
A.学习方法 B.学习能力 C.学习念头 D.学习迁移 谜底:D剖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履历对完成其他运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闻一知十”“举一反三”。48.建构主义对知识的( )提出了质疑。
A.情境性 B.准确性 C.深刻性 D.理论性 谜底:B剖析:建构主义者在一定水平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49.宋代王安石《伤仲永》一文提到,方仲永从小智慧伶俐,五岁作诗,然而最后却“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生长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生长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历程制约人的身心生长历程及其阶段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质在人的生长中不起决议作用 谜底:D剖析:方仲永先天遗传素质优于凡人,但在日后的生长中与普通人无异,是因为没受到良好的情况和教育的影响,有力地否认了遗传素质的决议作用。50.“染于苍则为苍,染于黄则为黄”,这是墨子提出来的( )。A.兼爱 B.人性素丝说 C.非攻 D.化性起伪说 谜底:B剖析:“染于苍则为苍,染于黄则为黄”出自战国·墨翟《墨子·所染》,意思是丝放在青色染料里酿成青色,放在黄色染料里酿成黄色。这是墨子关于人性的看法。
51.粘液质的神经由程的基本特性是( )。A.强、不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弱、平衡、灵活 D.弱、不平衡、不灵活 谜底:B剖析:粘液质的高级神经运动历程是:强、平衡、不灵活,高级神经运动类型是平静型。A选项的强、不平衡、灵活属于胆汁质;D选项的弱、不平衡、不灵活属于抑郁质。
52.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勤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了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教学(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 谜底:D剖析: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举行某一运动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崎岖往往会影响一小我私家的认知和行为。
教师在举行教学运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事情效率。
53.倾向于破除直接教学、破除考试的教学理论门户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谜底:C剖析: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将人支解成行为、认知等附属方面。
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小我私家,教学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他尽力批判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运动焦点位置的做法,认为这种方式只能使学生成为“仆从”。在罗杰斯看来,教学运动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基础要求,所有的教学运动不仅要听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举行。
基于此种认识,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提倡的学习与教学模式。54.对于课外运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是同一种运动 B.偏向一致,但课外运动不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运动 C.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运动,但偏向纷歧致 D.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运动,且偏向一致 谜底:D剖析:课外运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运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举行多方面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对课堂教学运动局限性的弥补手段,它与课堂教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不应有主次之分。所以课外运动与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运动,且偏向一致。
5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努力关注”看作心理领导依据之一,这体现心理领导的(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生长性原则 C.尊重与明白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原则 谜底:C剖析:尊重与明白学生是心理领导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与明白学生的权利和选择。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与此原则一致。56.凭据观点的抽象水平可以把观点分为( )。
A.抽象观点和详细观点 B.生活观点和科学观点 C.低级观点和二级观点 D.高级观点和低级观点 谜底:A剖析:凭据观点的抽象水平可分为抽象观点和详细观点。57.掌握若干观点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观点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谜底:C剖析: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观点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观点团结所组成的复合意义。
58.中国最早接纳班级组织形式的是( )。A.京师大学堂 B.福建船政学院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 谜底:C剖析:我国最早接纳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59.张老师近期事情比力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用的尊重,依据职业疲倦的特征,张老师的体现属于( )。A.情感枯燥 B.去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 谜底:B剖析:职业疲倦的三个体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小我私家成就感;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端疲劳状态,事情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认或者麻木不仁的态度看待到访者;低小我私家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60.新课程革新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育纲领到课程尺度,其价值取向泛起了哪些变化?(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公共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生长本位③由偏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划定走向开放、灵活的治理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谜底:D剖析: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纲领到课程尺度,其价值取向泛起了以下的变化:(1)由精英教育走向公共教育;(2)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生长本位;(3)由偏重认知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4)由指导教师教学事情走向指导课程实施与开发;(5)由统一的、硬性的划定走向开放的、灵活的治理。61.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须要时可画出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 )。
A.牢牢记着题目内容 B.很好完成对中心问题的表征 C.有效监视解题历程 D.熟练使用盘算技术 谜底:B剖析:问题解决的一般历程包罗明白和表征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案、执行计划或实验某种解决方案、对效果举行磨练。题干形貌的是明白和表征问题阶段。62.下列关于地方课程叙述正确的是( )。A.地方课程属于一级课程 B.地方课程既包罗各种学科类课程,也可以体现为种种运动 C.地方课程只包罗各种学科类课程,并不能体现为种种运动 D.地方课程编订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定的普通教育造就目的和普通教育的世界先进水平 谜底:B剖析: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更。省市级课程的编订的宗旨是增补、富厚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当地区需要的课本。它既可以摆设学科类课程,也可以摆设种种运动;既可以摆设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
63.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训练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由3000多次训练,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效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者缺乏学习念头 B.训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的训练效果 D.未对被试者举行学习评价 谜底:C剖析:C属于桑代克的效果律。
64.( )决议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议行为的选择。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谜底:C剖析: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小我私家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65.成败归因理论以( )为代表。A.罗杰斯 B.派纳 C.韦纳 D.布鲁纳 谜底:C剖析:韦纳及其同事在20世纪70年月举行了大量关于归因与学习念头的研究讲明,个体对乐成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66.智力可以剖析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焦点?( )。A.视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谜底:C剖析:智力指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运动所必须的种种认知能力的有机联合,并以抽象思维为焦点。
主要包罗视察力、影象力、思维力、想象力等。67.革新智力商数,用IQ代表智商的心理学家是( )。A.比奈 B.施太伦 C.推孟 D.亚历山大 谜底:C剖析:IQ意为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它是丈量个体智力生长水平的一种指标。
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rn)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订“斯坦福—比纳智气力表”中引用IQ,并加以革新。68.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及性 D.基础性 谜底:A剖析: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
69.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一次教学检查中,张老师担忧影响整体成效,不让平时总爱淘气作怪的3个学生到校上课,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谜底:C剖析: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历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捏词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到场学习运动,诸如听课、写作业等的权利。70.在新课程革新中,小学阶段的课程以( )。A.分科课程为主 B.综合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D.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为主 谜底:B剖析: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
教育综合卷(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切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将所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错选、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71.广义的教育主要包罗(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模拟学习 E.视察学习 谜底:ABC剖析:广义的教育包罗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72.20世纪后期教育的新特点有( )。A.教育的全民化 B.教育的民主化 C.教育的多元化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信息化 谜底:ABCDE剖析:20世界后期教育的革新与生长出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全球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73.下列持遗传决议论认识的看法是( )。A.洛克的“白板说”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谜底:BCD剖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一块白板,一切都是外部形成的”,是情况决议论,故清除A。74.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 )等特征。A.阶级性 B.道统性 C.专制性 D.刻板性 谜底:ABCD剖析:古代工具方的教育虽然在详细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也有一些配合特征:阶级性、道统性、品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75.教育对个体生长的作用体现为( )。A.教育促进个体现代化 B.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C.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D.教育促进个体差异化 谜底:BC剖析:教育对个体身心生长的作用 :教育促进了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
76.德育历程的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评价 谜底:BC剖析:德育历程的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77.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的历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这种内化大致履历( )阶段。
A.听从 B.依从 C.认同 D.信奉 谜底:BCD剖析:品德的形成要履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阶段是对社会规范思想的信奉,保持思想上与其相一致的体现,也称为信奉。故选BCD。78.班会的特点有( )。A.团体性 B.个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谜底:ACD剖析:班会具有团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7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顾问制 D.职能式 谜底:BD剖析: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和直线-职能式。故选择BD。
80.打篮球属于( )。A.闭合型操作技术 B.粗放型操作技术 C.细微型操作技术 D.开放型操作技术 谜底:BD剖析:打篮球属于粗放型操作技术和开放性操作技术。
81.王老师教育学生有方,他很注意造就班团体,并能统一各方面的气力,做到了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举行教育,他主要贯彻了( )的德育原则。A.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B.照顾学生年事特点和个体特点 C.团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统一 D.知行统一 谜底:AC剖析:造就班团体体现了团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统一各方面气力,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82.教育目的的基本条理包罗(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种学校的造就目的 C.教师的教学目的 D.学生的学习目的 谜底:ABC剖析:教育目的的基本条理包罗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种学校的造就目的,教师的教学目的。83.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缔造性 谜底:ABD剖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自主性(也称独立性)和缔造性三个方面,其中缔造性是最高体现。84.问题解决的历程包罗( )。A.发现问题 B.明白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谜底:ABCD剖析:问题解决的一般历程包罗发现问题、明白问题、提出假设、磨练假设。85.下面所枚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正确的是( )。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术迁移 D.气质迁移 谜底:ABC剖析: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上看,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行动技术的学习中,同样也发生在情感和态度的学习和形成方面。86.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解说相联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谜底:ABC剖析: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解说联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8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中小学教师应遵循的职业规范有( )。
A.终身学习 B.为人师表 C.与人为善 D.爱岗敬业 谜底:ABD剖析: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88.以下几种现象中,能够典型体现“注意的集中性”的是(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一目十行” C.学习英语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谜底:AD剖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运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工具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运动脱离一切无关事物,而且抑制多余的运动,以保证注意的工具获得比力清晰和明晰的反映。
而“一目十行”体现的是注意的规模(广度);学习英语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89.道德情感体验的形式主要有哪些方面?( )。
A.直觉的情感体验 B.间接的情感体验 C.想象的情感体验 D.伦理的情感体验 谜底:ACD剖析:道德情感从体现形式上看,主要包罗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详细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点、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90.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以下有关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教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社会职能 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增补 C.学生的生长主要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不重要 D.只要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康健生长 谜底:AB剖析:广义的教育主要包罗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增补,教育子女也是家庭的基本社会功效,所以家庭教育在教育中发挥着不行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协力,保证学生的康健发展。
教育综合卷(三)三、判断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A,错误填B。)9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A.对 B.错 谜底:B剖析: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92.埃里克森认为造就勤奋感的主要时期是童年期。( )A.对 B.错 谜底:A剖析:凭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生长阶段论,童年期是6、7岁~11、12岁,这段时间的生长任务是造就勤奋感,克服自卑感。93.教学是对学生举行德育事情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 )A.对 B.错 谜底:A剖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事情,在学校全部事情中所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运动。教学是学生举行德育事情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94.宋代时,八股文被划定为科举考试的牢固花样。( )A.对 B.错 谜底:B剖析: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牢固花样的时间是在明代。
95.瞬时影象的主要编码形式是声像影象。( )A.对 B.错 谜底:B剖析:瞬时影象的编码方式有图像影象和声像影象两种,其中图像影象是瞬时影象的主要编码形式。
96.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学校事情的首要位置。( )A.对 B.错 谜底:A剖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划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
97.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A.对 B.错 谜底:B剖析:教育的终身化是指教育是贯串人整个一生的工程,从摇篮到宅兆都要接受教育。这些教育包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笼罩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和形式。
所以,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的看法是片面的。98.学生是自我教育和生长的主体。
( )A.对 B.错 谜底:A剖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历程中,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举行自我教育,所以说学生是自我教育和生长的主体。
99.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家庭经济难题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 )A.对 B.错 谜底:A剖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划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难题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津贴投止生生活费。”100.《国家中恒久教育革新和生长计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革新生长的战略主题。( )A.对 B.错 谜底:A剖析:《国家中恒久教育革新和生长计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革新生长的战略主题。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www.gardenmanorrehab.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ardenmanorrehab.com. 开云平台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46708553号-3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青田县费平大楼48号 电话:060-441276030 邮箱:admin@gardenmanorrehab.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