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前段时间秦岭下雪没来得及去看,几多有点遗憾,周日早上10点钟,我伙计打电话说想去秦岭爬山,看看另有雪没有,于是一起自驾去秦岭西寺沟,很是幸运,山里的雪还没有融化,虽然不像分水岭那么壮观,但也是白雪皑皑,漫山遍野都是晶莹剔透的白雪。西寺沟位于太平峪的中上游,算不上景区,但却适合爬山,据沟口的牌子先容,沟内的森林笼罩率到达了97%以上,沟内两山坚持,林野苍翠,空气湿度较大,夏天最炎热的时候沟内只有20℃,被誉为“天然空调”。
前段时间秦岭下雪没来得及去看,几多有点遗憾,周日早上10点钟,我伙计打电话说想去秦岭爬山,看看另有雪没有,于是一起自驾去秦岭西寺沟,很是幸运,山里的雪还没有融化,虽然不像分水岭那么壮观,但也是白雪皑皑,漫山遍野都是晶莹剔透的白雪。西寺沟位于太平峪的中上游,算不上景区,但却适合爬山,据沟口的牌子先容,沟内的森林笼罩率到达了97%以上,沟内两山坚持,林野苍翠,空气湿度较大,夏天最炎热的时候沟内只有20℃,被誉为“天然空调”。
我们去的时候几天前才刚刚下过雪,无法感受夏季的清凉,但越往里走,雪景越美。沿着西太路走到最南端,再经108省道拐进太煤路,从S107环山路算起,到西寺沟口,总共14公里。恰好抵家佛堂村是中午饭时,就停下来想吃饱饭再上山,可是时值冬季,没有一家农家乐营业,走进一家开门的农家乐,虽然没有营业,但主家还是给我们擀了两碗面,纯正的农家味道,每碗也只有12块钱。
在家佛堂吃完饭沿着太煤路行驶了7公里便到了西寺沟口,西寺沟内有一条4公里长的水泥路,可能是天气的原因,进山的车辆很少,中途只遇到一辆旅游大巴,在水泥路的止境有一个农村的停车场,停完车便开始徒步。从停车场到西寺上,总共4公里多路,如果没有雪,4公里的山路(其实并不是路,最多只能算羊肠小道)基础不算啥,但漫山遍野被雪笼罩着,就有一定难度了。

从沟底走到西寺上就没有措施再上去了,徒步线路一边照相一边爬山,根据中速算往返需要5小时以上。爬了纷歧会遇到一户养蜂人家,家里只有一个50明年的男子,攀谈了一会,男子告诉我们,他的蜂蜜很纯的,每斤50块,如果要瓶装的,总共2斤100块,平时经常进山,也买了一些蜂蜜,所以就没有再买。离别了养蜂人继续往前便沿着小道开始盘旋着上山了,近处的小道由于一直有人上来,40厘米左右宽的小道雪已经融化,基本上是泥路,旁边虽然不是悬崖,但却是深沟,而且地上全部都是落叶,稍不注意就会滑倒,还好我们都带了爬山杖。或许过了1小时,我们来到了罐子沟,由于背着无人机、相机,负重有点多,加上路滑身体吃力较重,已经气喘吁吁了,找了个洁净的地方休息了几分钟继续前行。
在来之前,我伙计说他腿欠好,预计爬山有难题,而且以前也没徒步过,没想到他比我这个老爬山人还穿的快。从罐子沟再向上爬了1个多小时,遇到两户隐居者,屋子周边都围了木栅栏,真有些世外桃源的感受,冰天雪地的山上见到孤零零的几座土坯房,还真有点感动。我们走到一户隐居者的院子,他正在门前的院子做饭,屋檐上吊着一长串冰溜子。
见到我们进来,很是友好地邀请我们用饭,并告诉我们来得有点晚,一会下山天就黑了。没敢多停留继续上山,从隐居者驻地再往上走已经没有脚印了,我们只能凭着感受,踏着厚厚的雪再往上爬,或许爬了不到1小时到了西寺上,这段行程虽然看不到路,但踩着雪前行还是比力宁静的,也没有了路边的深沟。直到走到了无法再上去,我们就往回返,这时候已经下午4点半了,下山不比上山,简直很吃力,返程走到一半的时候天逐步地黑了。

小贴士特别提醒:西寺沟的雪可能一时半会消不了,但爬山的行程都是一边是山一边是沟,地上有太多的落叶,特别是雪天一定要注意,微不留心就会掉下去。装备:爬山一定要轻装前行,最好穿冲锋衣(也可以是轻型保暖服装),一定要有爬山杖,因为爬山杖有减震作用,实在不行也要有棍杖。交通:公交离沟口较远,最好是自驾,导航搜索“西寺沟”即可。
用度:进山后所有停车点为每车每次10元,没有其他用度。
本文关键词:开云平台,西安,四周,轻型,穿越,线路,趁着,雪,还没,融化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www.gardenmanorrehab.com